韩国N号房创建人被公开示众,自称因错误性观念而犯罪_国际新闻
同时,他还表示,自己是因持有错误的性观念而犯下了罪行。 文亨旭称,他与"博士房"运营者赵主彬没有任何关系。对于自己的犯罪事实,他供认不讳,并坦白:"到现在
论我国罪犯的犯因性需求--《犯罪与改造研究》2014年07期
【摘要】:正在循证矫正的范畴内,有效的矫正项目必然针对的目标是犯因性需求。一、我国罪犯犯因性需求分析的基本内涵近十多年以来,我国围绕罪犯需求分析及其个别化
在此基础上,运用访谈法,从女性的犯罪类型切入,按照G省女子监狱在押犯类型的比例:财产型、暴力型、淫欲型、涉毒型约为4:3:1:4,选择四种犯罪类型共60名女性罪犯
回答: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所作的不同层次的概括 一般客体 一般客体,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,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
在探讨性犯罪的情景因素之前, 有必要对性 犯罪作一个界定。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, 对性犯罪的范围界定也不一样。如在美国, 一般认为性 犯罪主要是指强奸
犯因性行为因素与改造_其它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。犯因性行为因素与改造 第一节 行为矫正概述一、行为与行为矫正的概念 行为矫正技术是指主要强调改变罪犯适应不良
提出了罪犯改造犯因性差异 理论,这是“一种以缩小和消除犯因性差异为核心展 开罪犯改造理论” 可以说,这一理论以它自身所具有的特质性和异质性,成为罪
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——多元性犯罪原因论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, 情志,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,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。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
十多年前,吴宗宪教授曾出版了《罪犯改造论——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初探》一书,首次提出了犯罪人存在“犯因性差异”的概念,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其
罪犯改造论-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初探(京师刑事法学博士文库)
首先在第三章中阐述了犯因性差异理 论的基本内容,在论述中提出了若干新的概念和观点。第四章集中 论述了犯因性差异的维度,介绍了犯因性差异在多方面
2011年11月,原中山市长李某因犯受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。说明
2011年11月,原中山市长李某因犯受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。说明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( ) A. 触犯刑法 B. 严重社会危害性 C. 应受刑罚处罚 D. 不可防范
《犯罪与改造研究》014年第7期论我国罪犯的犯因性需求张庆斌刘满兴在循证矫正的范畴内,有效的矫正项目必然针对的目标是犯因性需求。一、我国罪犯犯因
...吴宗宪教授“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”述评 - 豆丁网
pdf走出罪犯改造理论的“围城”吴宗宪教授“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”述评 pdf走出罪犯改造理论的“围城”——吴宗宪教授“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
性犯罪的定义是什么? 法律顾问团律师 四川 成都 有4位律师回复 帮助2252679 ...浙大某x犯留校察看事件:再多愤怒,不如想办法送他回牢里 以案说法|因
“改造罪犯,把犯罪人变成守法者,不仅是犯罪学、监狱学等学科研究的内容,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。犯因性差异既是个人犯罪的重要原因,也是对罪犯进行
基于此,本文从家庭和学校因素、社会因素以及青少年自身因 素这三个方面分析导致青少年性犯罪的主要原因,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预防 对策.以期能够减
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-中外学术论文、中外标准、中外专利、科技成果、政策法规等科技文献的在线服务平台。
十多年前,吴宗宪教授曾出版了《罪犯改造论——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初探》一书,首次提出了犯罪人存在“犯因性差异”的概念,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其
犯因性生理因素.ppt,* 第四章 犯因性差异的维度 第一节 犯因性环境因素 一、 不良家庭 二、 不利的学校环境 三、 不良的交往与犯罪亚文化 四、 犯罪高
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中( )。 A.因果关系具有主观性B..._百度文库
A.因果关系具有主观性B.因果关系以行为人具有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为条件C.没有履行特定的义务是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D.因果关系具有偶然性的特点正确